从7月初开始试点,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已经开展了两个月。但据了解,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在这两个月中似乎“叫座不叫好”,跨境贸易结算量在试点后一直“高开低走”
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有点“冷”,原因何在?相关专家表示,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是一个长期工程,人民币国际威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任重而道远”
出场冷清
自7月初开始试点以来,实际业务量不高成为困扰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运行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关统计显示,截至8月中旬,占我国对外贸易“半壁江山”的珠三角地区人民币贸易结算业务完成金额仅为2000万元,而在确定试点的该地区273家企业中,激活的仅有90家,这90家企业目前也仅完成30余笔结算业务。
有报道称,对于人民币跨境贸易试点工作,虽然内地和香港银行界都表现踊跃,纷纷争抢跨境贸易首单,但是在其后的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中,交易却寥寥无几,不少企业在完成7月初的首单交易后便“按兵不动”,一直没有新的人民币跨境结算交易。
被视为利好的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为何“火”不起来,某外贸出口公司负责人向记者道出了企业的苦衷:“最困难的是很难找到愿意支付或接受人民币的海外交易对象。尤其在目前金融危机状态下,出口不景气,能够接到外面的订单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根本不太可能在结算方式上和外商讨价还价。而欧美客商也更习惯用美元作为结算方式的,对人民币结算的认可度较低。”
据记者了解,在首批365家人民币跨境贸易试点企业中,多数试点企业的贸易伙伴并非在人民币有着良好声望的港澳和东盟地区,而是集中在欧美地区。
同时,对于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不少企业也表示,对于操作流程不熟悉,特别对于出口退税等技术性过程不熟悉,也是企业不愿参与人民币跨境结算的重要原因。
前景看好
对于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有点“冷”的现状,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并不感到惊讶,他认为,“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开展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步,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系统长期工程,不能‘急功近利’,所以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量现阶段比较少也就可以理解了。”
而从微观角度,奚君羊则认为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遭遇尴尬的原因有三:首先,金融危机使中国进出口贸易量大幅下降,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量的走低也就属正常状态,“就是换做用其他货币结算,现期结算量也不会很大”。
“其次,目前市场上对于人民币普遍存在升值预期,境内外交易对手都更愿意持有人民币头寸,所以付款方在此时普遍不愿意用人民币支付,这也极大影响了人民币跨境结算的贸易量;再次,我国对于人民币对外直接支付有着很严格的管理措施,境外付款方一般很难获得人民币,所以用人民币进行支付反而会增加支付方的成本。”奚君羊表示。
金融学者汪康懋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人民币目前在国际上的威望不及美元、日元等强势货币是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遭遇尴尬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要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但是汪康懋也乐观地认为,虽然目前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遭遇不顺,但随着中国和港澳、东盟经济贸易关系的进一步加深,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必然大有可为。并且他也指出,“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还是要以亚洲为突破口,然后在图国际化。”
稳步推进
针对人民币跨境贸易试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中国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商务部等六部委负责人8月24日在参与中国政府网在线访谈时均表示,“将稳步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
中国人民银行条法司司长李波表示,开展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源于有需求、有基础,源于美元、欧元等主要结算货币的汇率波动比较大,国内外企业希望用人民币结算;同时1996年人民币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以来,已经积累了十几年的经验。
为了解决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税收问题,国税总局也于近日公布了《关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出口货物退(免)税有关事项通知》,《通知》指出,试点企业申报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方式出口货物退(免)税时,不必提供出口收汇核销单,但应单独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如与其他出口货物一并申报的,应在申报表中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出口货物报关单进行标注。
据记者了解,国税务总局正与中国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抓紧建立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信息传输机制,将尽快把试点企业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相关数据传到各地,用于出口退税预警评估使用。
|